李萍: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编者按:2018年7月19日,本文作者作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的入住学者在孔学堂研修园做了一场题为“茶道哲学何以可能”的讲会,讲稿构为了本文的初稿。在讲会中,中国社科院的陈静研究员、南京大学的陈继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许涤非副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的杨茜茜副教授等多位参会学者提出了许多十分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东南大学的徐嘉教授抬爱推荐,使本文得以顺利发表,对此非常感谢!拙稿全文发表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敬请关注。
中华茶道的成形
茶本是具体实在之物,其自身无法直接企及“道”,只是由于人的活动和相应的思考之深度介入才赋予了茶悟道修道的载体这一全新的观念属性。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对很多人来说,喝茶常常只是为了解渴,并不是出于体悟茶道。因此,借茶悟道的人并非芸芸众生,而是识茶性、懂茶味并与茶共在同体的那些人,这些人可以概称为“茶人”或“茶者”,他们是茶道主体人格的定在。讲述古往今来中国茶文化视域茶者的哲思,这是作为中国哲学分支的茶道哲学;如何将普通喝茶的人塑造成为茶者,这才是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
在现有的中文文献中,“神农尝百草”被不少人视作中国先民最早利用茶叶的依据。不过,完备的史料考证和严谨的推论已经充分证明,“神农尝百草”最早出现于《茶经》,而此句话并非《茶经》作者陆羽本人的原文,是迟至明代才被后人填加进去的。
笔者认为,在有关人类的茶利用以及相应的茶文化何时出现的问题上,首先需要明确如下几点:第一,茶的自然生长和人的利用是不同步的。茶树早就长在那里,很多年后,才会被人们利用,而且最初的利用一定是非常偶然的,正是因为偶然,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摘茶、煮茶、喝茶都不是十分自觉的或者独立的行为,很可能是将茶跟其他树叶或菜叶混合利用的。不能将现代人的用茶习惯强加于古人。第二,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非常广大,所以,非人工种植的茶树原本就分布在比较宽阔的地理区域或空间范围,例如,中国的巴蜀可能是原始茶树的生长地,中国的云贵高原也有古茶树,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印度、老挝同样也可能是原始茶树的生长地。现代的国别划分不能成为古代茶树适合长在何处的依据,我们完全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持有民族主义立场。第三,时间越久远,人们对茶的利用越是非连续的。不仅各个地区有各自的利用茶的方式,而且不同时期利用茶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成文史的记载只是一种佐证,地方习俗、饮食结构等也会留下印记,非要说出某个民族或国家的茶文化历史排他性的最早可能比较牵强,既然早期的先民们并非连续的关注、利用茶,很难说某个民族或国家在茶的利用上独占鳌头。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饮茶在中国是何时出现的呢?清代的著名经学家郝懿行(1757-1825)在《证俗文》中提到,“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未闻,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郝懿行认为东汉末蜀吴之人就开始将茶作为饮料,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清楚地做出交代。西汉王褒写于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的《僮约》提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武阳”是今天的四川彭山。学界公认这是最早且最为明确的关于茶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记载。从王褒关于茶不多的文字来看,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两层意思:其一茶还不是独立的饮品或饮料,此时茶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菜肴或菜汤,因为他用的是“烹茶”,就是烹饪意义上的茶的利用方式。其二茶不再是自然生长物,已经成为了商品,可以在集市上购买,说明至少在相对发达的地区“茶叶”已经被当做商品出售,而喝茶者的范围分布可能比有茶树的地区更加宽广,一些不产茶地区的人完全没有办法自己上山采茶却有吃茶的要求,于是就必须到集市去购买。
唐朝陆羽写《茶经》时曾在书中作为反例严厉斥责了之前直至他所处时代的饮茶方式,他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可见,当时的习俗仍然是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与茶同时放入,并且“煮之百沸”,这其实很像今天的熬高汤,故陆羽认为这已经不是茶水,而是“斯沟渠间弃水耳”,这可以看出迟至中唐时普通人仍然是将茶熬煮做菜汤喝的,陆羽的伟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清饮法”,而且强调了茶与水的关系,包括水的性质、煮沸的程度、添加水的顺序等内容。他自此扭转了中国人品茶的方向,成为中国茶道的滥觞。
陆羽的横空出世以及他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最终密切了茶与中国人的关联、提升了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地位,自此中国人开始将“茶事”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可喜的是,很多茶人继续推进,例如在冲泡法上就有了显著的发展,隋唐时的煎茶(煮茶时要添加一些佐料,如盐、香料等)到宋代的点茶(茶要烘烤并碾成粉末,倒入热汤时还要不断击搅),明代时放弃饼茶、团茶改用散茶,出现了冲泡茶这样的饮法,这种饮用方式能够完好地再现茶的本味、茶汤的本色,因而大为流行,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我们还是要指出,陆羽无疑是中华茶文化的主要构建者和集大成者,但并非中华茶道的第一人。从留存下来的《茶经》看,陆羽论述的重心是茶而非道,《茶经》主要谈的也是如何制作出好茶、如何像样地喝一杯好茶,全文并未出现“茶道”一词。唐代诗僧皎然是陆羽的好友,对陆羽多有提携。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知此。”诗中出现的“茶道”一词只是饮茶之法(更准确地说是“法门”)的意思,因为他所言的“得道”其实与“涤昏寐”、“清我神”类似,都只不过是饮茶之功用。与陆羽同一时期的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也提到了“茶道”,他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从汉字的用语习惯来分析,封演行文中的“茶道”虽然连用,却不是一个独立概念,其词意是指“有关茶的方式”、“围绕茶进行的活动”,简单的说就是饮茶之法。此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封演对当时的饮茶习俗并未给出正面的评价,他说,“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1]封演对陆羽以及他所进行的事业并没有好感,这其实也反映出即便在盛唐中期茶事活动仍未成为登堂入室的高雅之事,更未上升到论道、及道的层次。
笔者主张,虽然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但也只为中华茶道的出现做了铺垫,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唐代的饮茶活动还有着浓厚的、与茶这一实物的直接、现象性关联,这直接干扰并降低了有关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所有不同,闲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论的兴起,为茶道的提出分别提供了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铺垫。[2] 正是在宋代,茶中之道、道在茶中,即道茶合一的观念已然成形,中华茶道在宋代才真正提出。
宋代是众多中国式文化深化、精致并达到顶盛的时期。在饮茶方面,宋代饮茶不再加香料、盐等其他味重之物,单纯的茶汤之原味得到突出。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饼碾成细末,置茶盏中,先注少量沸水调成膏状,继之量茶多少倒入沸水,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之产生泡沫后饮用,这就是细咽慢啜式的品饮。喝茶的过程被延长了,煮茶者(茶主)和饮茶者(茶客)之间的互动开始被注意,因茶而发问内心并不断自省,由此反观周遭世界,力图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才是茶道的习染、获得的方式。将道注入饮茶、品茶之中,由茶悟道,这被视为文人必备的修为、静养,直到这时,“茶道”[1]才水到渠成。
宋代学术提升了古代儒学的思辨性,开启了大儒辈出的“新儒学”时期。例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用“理一分殊”来说明茶道的道理。他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语类·杂类》)茶通过与理直接勾连,不再停留在喝茶者的主观感受上,也不再只是茶外之道,茶分有了理。因此,真正的茶道是自我充足的,不假外物,因而领悟茶道之人是精神圆满的,快乐至极的。
如果说宋代提出的茶道属于主理派,那么,明代的茶道则盛行的是自然派。无论是“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还是“扬州八怪”(金农、郑燮、李鱓、黄慎、汪士慎、高翔、李方膺、罗聘),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茶与其他具有自然性风雅情趣的关联,他们追求寄茶道于自然物象之中,如梅清茶新、雪洁茶清、竹幽茶韵等等。明代文人改写了宋代学者力主以茶为本的茶道构建尝试,茶依托同类同种的自然原生物而共存,并将之合二为一,这成为茶道的寄物说道方式,这可以说是明代茶道的主流。[3]
宋代和明代分别提出的茶道学说不仅构成了中国茶道的主要流派,而且也提供了中国茶道的基本样态,以后的茶道再未取得突破性革新。在今天,无论港台还是大陆,受到高度推崇的是寄情自然之物(饮茶环境、茶具、茶室等),例如台湾蔡荣章的“无我茶会”;由饮茶过程中的先苦后甜式的回甘体验类比人生,饮茶伴生的诸种情感(思绪、感触、情谊等)直接转化为关于人生智慧的感悟,例如台湾范增平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等等。
中华茶道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不离茶这一实物,这就是中华茶道的即物性,这也可以说是中华茶道最为迷人之处。与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过于仪式化的表现形态不同,中华茶道十分强调茶的原滋原味。在此有必要讨论“茶气”这个词。老茶人嘴里经常会出现“茶气”这个词,这是他们评价茶的好坏、纯正与否的标准。“茶气”指什么呢?它指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生理反应并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而出现的综合作用。在品茗过程中,一部分茶品会对人体舌尖舌面产生冲击力和穿透力。从生物化学原理上看,“茶气”是茶被身体吸收后所体现出来的神经反射现象,神经反射灵敏度、强烈程度等又跟喝茶人当时的心情因素、人物参照对比等有关,也与当时所处环境氛围的烘托因素有关系。但不可否认,优质茶品,特别是保存非常好的老茶,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喝下去之后气感会迅速、雄浑而全面的出现,喝茶者的身体由此获得放松、安神的感受。例如,云南茶山生长着的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树龄的古树茶,茶内含成分浓酽丰富,制作成干茶并适当保存后,经过长期贮存陈化,茶多糖和有机锗产生化学反应,冲泡后茶中的有机物质溶于水,就会出现“茶气”。茶气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感觉,促使人体微循环运转得以改善,从而使得品茗者除能够感受到强劲口腔感觉外,还能感受到热气在体内温流、激荡升腾、毛孔松驰微张、微汗、打嗝、排气等体感,并由此身体的快感抵达精神的大愉悦、至上满足。除陈年普洱茶,台湾的乌龙茶、福建的岩茶、白茶等可以长期存放的老茶,如果是产自古茶树的茶叶,茶气就会更多、更浓。显然,茶气有别于茶味,茶味是一种具体的味觉感知,茶气是一种抽象无形的感觉,需要品茗者用心去感受茶的特性以及它所带来的身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