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涵:浅析《茶经》中的人生哲学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我想,之所以谈茶道经常和人生联系在一起,可能因为“品茗”的世界里面就是时空、人的一个缩影。从关系的层面来说,茶道里面涉及茶与人、人与茶器、人与他人,也就是人与外物的关系,比如我们和亲朋好友品茶的时候;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这里面是人对自己的心性情的各方面认知和体会。
陆羽《茶经》的人生哲学具体包括人的修养功夫,人要如何做,按照这样的修养工夫能够达到什么境界等方面。我认为陆羽在《茶经》中体现了一种“于行求精,于德求俭”的修养工夫论,这种工夫论中,精和俭是修养工夫,是标准,也是路径。“精”主要是从形式方面而言,从采茶、制作、以及选取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环境中长成的茶叶都是有精的要求的,陆羽在这方面的修养工夫其实是在提倡了解这种万物生长的规律之上顺应这种规律去做。如果是这种解读的话,这种于行求精的功夫不仅限于茶事之中,也可以推及到于人生处世的各个方面。
于德求俭,这个“俭”有节俭和约束两个方面的意思,节俭这种取向在德行方面或者人的品位方面,是出于一种天予自然、崇尚自然纯朴这样一种取向。于德求俭这种修养功夫,我们可以看成一种减法,这跟禅宗的工夫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减法要减去的就是过多的欲望和区别,做到极致的话就是差不多达到禅宗超脱的境界。
在上述工夫论的指向下,陆羽提倡的理想人生境界就是“和怡”。和包括人与万物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平和、平顺,人与他人的相处,怡和乐是《茶经》中人的理想形象的另外一种论述,包括形上的精神享受和形下的物质享受。这种形上的精神追求其实是和茶的啜苦咽甘有关,怡和乐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与茶的啜苦咽甘有关,与人的人生经验有所贴合,引起人的思考和领悟,引导人向一种情志的舒畅与豁达,最终达到的是心灵的自由。